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加速到來,養老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。據國家統計局數據,截至2024年底,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超過2.8億,占總人口的19.8%。在此背景下,如何通過科技手段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、便利性和幸福感,成為智慧養老領域的核心命題。全屋智能家居品牌正以“緊急呼叫+無障礙設計”為核心,結合AI、物聯網、大數據等技術,構建起覆蓋健康監測、安全保障、生活輔助的全方位養老解決方案,為銀發群體打造“無感化”適老環境。
一、技術賦能:智能緊急呼叫系統重塑安全防線
在居家養老場景中,突發意外(如跌倒、火災、疾病發作)是威脅老年人生命安全的首要風險。全屋智能家居品牌通過“主動監測+被動響應”雙模式,將緊急呼叫系統深度融入生活場景。例如,華為推出的AI輔助康養方案采用毫米波雷達技術,通過非接觸式傳感器實現24小時跌倒檢測,當系統識別到異常時,可觸發四級告警機制,同步通知家屬、社區和醫療機構,并支持歷史事件回溯,形成“發現—響應—追溯”的安全閉環。
此外,智能手環、智能床墊等穿戴設備進一步擴展了監測維度。如某品牌推出的“智能監護手表”可實時追蹤心率、血氧、血壓數據,并具備跌倒自動報警功能;智能床墊則通過壓力傳感技術監測睡眠質量,一旦發現異常(如呼吸暫停),立即聯動緊急呼叫系統。值得關注的是,部分方案已引入多模態大模型技術,如創維與小湃聯合開發的智慧養老系統,通過分析攝像頭采集的圖像、音頻數據,可精準識別火災、陌生人入侵等風險,實現“多端聯動—緊急響應”的快速處置。
二、無障礙設計:從物理環境到交互體驗的全面適配
無障礙設計是智慧養老方案落地的關鍵。全屋智能家居品牌通過物理環境改造與智能交互優化,降低老年人使用門檻,提升生活舒適度。在物理空間層面,適老化改造涵蓋防滑地面、扶手安裝、無障礙通道規劃等基礎措施,同時結合智能設備實現環境智能調節。例如,智能照明系統可根據時間、光線自動調節亮度,減少夜間跌倒風險;智能溫控系統則通過傳感器聯動空調、地暖,維持恒定的室溫環境。
在交互設計方面,語音控制與簡化操作成為核心方向。通過智能音箱或語音助手,老年人可通過“打開客廳燈”“調節臥室溫度”等簡單指令控制家電,避免復雜操作。此外,部分品牌推出“方言識別”功能,如海爾三翼鳥系統支持多地方言,確保老年用戶更自然地與設備交互。對于行動不便的群體,一鍵呼叫按鈕被部署在臥室、衛生間等關鍵區域,配合智能手環的SOS功能,實現“零步驟”緊急求助。
三、系統集成與服務閉環:從家庭到社區的生態協同
全屋智能家居方案的競爭力不僅在于單點技術,更體現在系統集成與服務生態的構建上。以北京國康設計院的適老化改造方案為例,其通過整合智能門鎖、安防傳感器、健康監測設備,形成“居家安全電子圍欄”,實時監控門窗狀態、燃氣泄漏、水浸等風險。同時,數據通過云端同步至家屬端與社區服務中心,構建“家屬—社區—醫療機構”的三級響應體系,確保5分鐘內啟動應急救援。
在健康管理方面,華為與國華合悅家合作的數智化平臺更具代表性。該平臺通過物聯網設備采集老年人健康數據,結合AI算法生成個性化健康檔案,推送用藥提醒、復診建議,并支持遠程問診。社區層面,舜熙科技開發的“親情守護版”APP整合了助餐、保潔、代購等服務,老年人可通過語音或大字體界面“一鍵下單”,服務人員軌跡則通過智能工牌實時追蹤,保障服務質量與資金透明度。
四、標桿案例:國華合悅家的“活力養老”實踐
作為2025年“中國銀發人居CCRC推薦項目”,國華合悅家社區展現了全屋智能養老方案的落地成效。其259套活力公寓完成超100項適老化改造,包括無障礙通道、智能緊急呼叫系統及適老家具配置。更值得關注的是,社區通過“智慧+人文”雙輪驅動,將智能家居與文化活動結合:地下會所的“治愈的光”光影藝術裝置提升居住體驗,而“周周有驚喜”的AI繪畫、非遺手作活動則由“陪玩少年團”組織,激發老年人參與熱情。這種“科技+服務”的模式,不僅保障了安全,更重塑了老年生活的價值感與社交活力。
五、未來趨勢:AI與物聯網深化融合下的銀發經濟新藍海
當前,全屋智能家居養老方案正朝著更智能化、個性化的方向演進。例如,多模態大模型的引入使系統具備環境與行為分析能力,可預測老年人潛在風險;區塊鏈技術則被用于醫養資源的透明化管理,確保公益資金高效使用。未來,隨著5G網絡的普及和低功耗設備成本下降,智慧養老方案將加速向普惠化、城鄉一體化發展。
據工信部《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》,到2026年,我國將培育10個以上智慧養老示范城市,形成千億級產業規模。在此背景下,全屋智能家居品牌正以“緊急呼叫+無障礙設計”為核心,推動養老模式從“被動救助”向“主動關懷”升級,為銀發群體描繪出安全、便捷、有尊嚴的晚年生活圖景。
- END -
免責聲明: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網無關。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,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。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。